做家具上世纪70年代中叶,我们一家五口人,奶奶,父母,兄弟和我一起住在原菏泽市一完小校园内。
自调入该校后,因父母都是老师,属于双职工,学校研究给了我们两间平房,教师宿舍属于旧教室改造后的。
我们的西边邻居,是桑希愚老师,他有三个孩子。
大儿子,桑圣波是我的同学,他母亲在学校的对面菏泽地区木材一厂工作,是一名名符其实的木工师傅。
我们的教室,正对着我家的宿舍,因此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,同学在我的卧室去看看小人书,听一听矿石收音机,其乐无穷。
宿舍的西面是主席台,上面书写“提高警惕,保卫祖国!”八个大字,为黑色的字体,这是文革时期的标准口号。
主席台的北面是一个公用的自来水龙头,水龙头周边整天湿漉漉的,经常滑倒学生。
在我家的正前方种植有两派榕树,呈东西走向,每排有四到五棵。
一排紧靠着在我宿舍的前方,另一排平行排列在教室的前方。
每年夏季至秋季,红花烂漫,花朵硕大,淡淡的香气,一直延续到秋天。
因此,印象中如果夏季不太热,在下面睡个午觉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有一天,父母商议全家做家具了,原因是一九七六年,从菏泽地区外贸局8元买的出口转内销的12个柳编箱子,衣服、被子等都放置不下去了。
为了尽快解决衣服、被子的盛放问题,在从农村带来的木料基础上,再从木材公司购置一些,自己找人做家具。
父母又写信让在兰考老家的堂大伯李继儒,利用假期到菏泽做家具。
桑希愚老师的妻子,也是近邻,她负责把大块木料帮我们切割成小块,这样便于干活。
由于是假期,教室空荡荡的,可以存放木料;大伯接到信后,就自带工具坐汽车来到了菏泽县一完小。
伯父是中等身材,偏瘦,深眼窝,但眼睛还是有神的。
他对脸相有较深的研究,他曾经告诉有几种脸像的人,不易交往,告诉我什么脸像的人,易深交,受益终生。
他特别爱干净,自己的衣服自己洗,总是干干净净的。
干起活儿也不惜力气。
他原是河南密县煤矿的一名工人,后嫌不自由,主动辞职。
他的父亲,解放前是兰考的一名国民党军官,后离开大陆去了台湾。
一直到他去世,他还在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到当地侨办打听父亲的消息,一直没有音讯。
由于出身不好,文革中没少受罪。
妻子离开她改嫁他人,两个儿子被批斗而死,他自己跑得快,一路马不停蹄跑到了陕西,这一跑就是20多年,一直在陕西的农村。
干活从一家到另一家,混口饭吃就行,他一天的微薄收入,也是有限的,但他只能这样养活自己。
有一天,他带着斧头、锤子、刨子等木工工具,一个人来到了我家。
又到街上准备些刷子,粗细砂纸,桐油,毛笔,油漆等,他既可以做木工,还可以做油漆,还会绘画,一个人干了几个人的活儿。
他每天按时上下班,根本不需要小工,拉锯,刨面板,打眼,做榫眼,灌浆,抹腻子,打磨,油漆,灌胶,拼板,都是他一个人完成。
有时实在忙不过来了,就让父亲、我和哥,几个帮他拉拉锯,干干杂活儿什么的。
整个假期做了一个方的饭桌,两个大衣柜,两张床,一个三斗柜。
印象中整个假期都是这样。
记忆中他喜欢喝茶聊天,休息的时候我就与他聊天。
可以看出,与我聊天,他是开心的,也是期待的。
聊他的过去,聊他的家庭,聊他在陕西遇到的新恋人,终究没有成家,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。
他小时候,爷爷是考城的城防司令,当时考城城址在固阳。
小时候,有吃有喝,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,耀武扬威;到了他这一代,一生受尽凌辱,孤身一人,非常凄凉。
他身上有一种工匠精神,对自己的木工活特别热爱,特别细致,特别苛刻,追求精益求精。
做好的木活,他要反反复复琢磨,特别仔细。
他不满意,就重新做,绘画,雕刻,样样难得起,放得下。
饭桌一直用了40多年,一直到现在还能继续使用。
他最后一次到我家,已经患有青光眼,自己没有钱,在民权一家私人医院做的手术,不成功。
我到菏泽市立医院找了一个熟人,一个眼科专家,给他进行了复查。
看过复查结果,专家意见,没有二次手术的必要。
因此他的眼造成了晚年几乎失明。
由于眼疾经常发作,每晚疼痛几个小时,趴在床沿上。
他已厌倦生命,他曾来信告诉我,打算自杀,以便结束生命。
我与一个同学借了一辆摩托车,去兰考县小宋乡南彰村看望他,一起吃了顿午饭,给他带来一些书籍,打发多余的时光。
在我离开兰考后的半年多,他就离世了。
临走前没有遗憾,就这样草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我与他最后一面是他复查时乘坐长途公交车返回兰考,当时长江路刚启用,菏泽发往兰考的公交车已经不从西城我老院儿经过,我骑摩托车在聂庄路口截车,送他上车。
把他送上车,又送了他返程路费。
他与我挥手示意,顺便把他带的西铁城牌手表。
赠送我,我送他双狮手表。
他送我的是西铁城牌,为透明机芯,也是他的全部家当,一直到现在,我还戴,为纪念品。
谨以此文,献给故去的亲人。
2023年春节于国色天香作者简介:李振君,山东菏泽人,中共党员,1966年4月出生,经济师,大学学历,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菏泽开发区支行。
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当代作家联盟签约作家,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,山东金融作家协会理事。
散文《成长在祖国的怀抱》获《中国金融文化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散文类优秀奖,纪实报告文学《东风村喜借“东风”》荣获农业银行“脱贫印记——文学艺术作品展”散文类优秀奖,《为了党旗更鲜艳》荣获农业银行“永远跟党走”主题文艺作品优秀奖,2023年8月《凤仪亭记》荣获《金融文坛》杂志社举办的全国“凤仪杯”采风征文活动诗歌类三等奖。
多篇散文散见于中国作家网、中国金融文学、金融文坛等文学媒体。
编辑:马学民壹点号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
做家具上世纪70年代中叶,我们一家五口人,奶奶,父母,兄弟和我一起住在原菏泽市一完小校园内。
自调入该校后,因父母都是老师,属于双职工,学校研究给了我们两间平房,教师宿舍属于旧教室改造后的。
我们的西边邻居,是桑希愚老师,他有三个孩子。
大儿子,桑圣波是我的同学,他母亲在学校的对面菏泽地区木材一厂工作,是一名名符其实的木工师傅。
我们的教室,正对着我家的宿舍,因此课间十分钟休息时间,同学在我的卧室去看看小人书,听一听矿石收音机,其乐无穷。
宿舍的西面是主席台,上面书写“提高警惕,保卫祖国!”八个大字,为黑色的字体,这是文革时期的标准口号。
主席台的北面是一个公用的自来水龙头,水龙头周边整天湿漉漉的,经常滑倒学生。
在我家的正前方种植有两派榕树,呈东西走向,每排有四到五棵。
一排紧靠着在我宿舍的前方,另一排平行排列在教室的前方。
每年夏季至秋季,红花烂漫,花朵硕大,淡淡的香气,一直延续到秋天。
因此,印象中如果夏季不太热,在下面睡个午觉,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有一天,父母商议全家做家具了,原因是一九七六年,从菏泽地区外贸局8元买的出口转内销的12个柳编箱子,衣服、被子等都放置不下去了。
为了尽快解决衣服、被子的盛放问题,在从农村带来的木料基础上,再从木材公司购置一些,自己找人做家具。
父母又写信让在兰考老家的堂大伯李继儒,利用假期到菏泽做家具。
桑希愚老师的妻子,也是近邻,她负责把大块木料帮我们切割成小块,这样便于干活。
由于是假期,教室空荡荡的,可以存放木料;大伯接到信后,就自带工具坐汽车来到了菏泽县一完小。
伯父是中等身材,偏瘦,深眼窝,但眼睛还是有神的。
他对脸相有较深的研究,他曾经告诉有几种脸像的人,不易交往,告诉我什么脸像的人,易深交,受益终生。
他特别爱干净,自己的衣服自己洗,总是干干净净的。
干起活儿也不惜力气。
他原是河南密县煤矿的一名工人,后嫌不自由,主动辞职。
他的父亲,解放前是兰考的一名国民党军官,后离开大陆去了台湾。
一直到他去世,他还在通过多种渠道包括到当地侨办打听父亲的消息,一直没有音讯。
由于出身不好,文革中没少受罪。
妻子离开她改嫁他人,两个儿子被批斗而死,他自己跑得快,一路马不停蹄跑到了陕西,这一跑就是20多年,一直在陕西的农村。
干活从一家到另一家,混口饭吃就行,他一天的微薄收入,也是有限的,但他只能这样养活自己。
有一天,他带着斧头、锤子、刨子等木工工具,一个人来到了我家。
又到街上准备些刷子,粗细砂纸,桐油,毛笔,油漆等,他既可以做木工,还可以做油漆,还会绘画,一个人干了几个人的活儿。
他每天按时上下班,根本不需要小工,拉锯,刨面板,打眼,做榫眼,灌浆,抹腻子,打磨,油漆,灌胶,拼板,都是他一个人完成。
有时实在忙不过来了,就让父亲、我和哥,几个帮他拉拉锯,干干杂活儿什么的。
整个假期做了一个方的饭桌,两个大衣柜,两张床,一个三斗柜。
印象中整个假期都是这样。
记忆中他喜欢喝茶聊天,休息的时候我就与他聊天。
可以看出,与我聊天,他是开心的,也是期待的。
聊他的过去,聊他的家庭,聊他在陕西遇到的新恋人,终究没有成家,日常生活中的酸甜苦辣。
他小时候,爷爷是考城的城防司令,当时考城城址在固阳。
小时候,有吃有喝,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,耀武扬威;到了他这一代,一生受尽凌辱,孤身一人,非常凄凉。
他身上有一种工匠精神,对自己的木工活特别热爱,特别细致,特别苛刻,追求精益求精。
做好的木活,他要反反复复琢磨,特别仔细。
他不满意,就重新做,绘画,雕刻,样样难得起,放得下。
饭桌一直用了40多年,一直到现在还能继续使用。
他最后一次到我家,已经患有青光眼,自己没有钱,在民权一家私人医院做的手术,不成功。
我到菏泽市立医院找了一个熟人,一个眼科专家,给他进行了复查。
看过复查结果,专家意见,没有二次手术的必要。
因此他的眼造成了晚年几乎失明。
由于眼疾经常发作,每晚疼痛几个小时,趴在床沿上。
他已厌倦生命,他曾来信告诉我,打算自杀,以便结束生命。
我与一个同学借了一辆摩托车,去兰考县小宋乡南彰村看望他,一起吃了顿午饭,给他带来一些书籍,打发多余的时光。
在我离开兰考后的半年多,他就离世了。
临走前没有遗憾,就这样草草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我与他最后一面是他复查时乘坐长途公交车返回兰考,当时长江路刚启用,菏泽发往兰考的公交车已经不从西城我老院儿经过,我骑摩托车在聂庄路口截车,送他上车。
把他送上车,又送了他返程路费。
他与我挥手示意,顺便把他带的西铁城牌手表。
赠送我,我送他双狮手表。
他送我的是西铁城牌,为透明机芯,也是他的全部家当,一直到现在,我还戴,为纪念品。
谨以此文,献给故去的亲人。
2023年春节于国色天香作者简介:李振君,山东菏泽人,中共党员,1966年4月出生,经济师,大学学历,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菏泽开发区支行。
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当代作家联盟签约作家,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,山东金融作家协会理事。
散文《成长在祖国的怀抱》获《中国金融文化》新中国成立70周年征文散文类优秀奖,纪实报告文学《东风村喜借“东风”》荣获农业银行“脱贫印记——文学艺术作品展”散文类优秀奖,《为了党旗更鲜艳》荣获农业银行“永远跟党走”主题文艺作品优秀奖,2023年8月《凤仪亭记》荣获《金融文坛》杂志社举办的全国“凤仪杯”采风征文活动诗歌类三等奖。
多篇散文散见于中国作家网、中国金融文学、金融文坛等文学媒体。
编辑:马学民壹点号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
目录
- 1 性感美女毛片
- 2 日韩一区二区国色天香
- 3 深夜在线
- ▪ 国内美女视频在线看免费观看
- ▪ 免费一级黄
- 4 桃色天使终极猎杀未删减在线
- ▪ 战栗的乐谱
- ▪ 八戒八戒神马影院www在线观看
- 5 我老公告诉我想睡我妈
- 6 东方色图
- ▪ 《顶楼的大象》在线播放
- ▪ 情深深雨蒙蒙在线高清免费观看
- ▪ 爸从后面要了我
- 7 陪你逐风飞翔播出时间
- ▪ 盲兽[日本]
- ▪ 暖暖视频在线看高清韩国
- ▪ 老男孩电影完整版免费观看无删减
- ▪ 金银花露帐中香
- ▪ 中国有说唱
- 8 一个人看的免费观看的视频直播
- ▪ 回娘家每次他都搞我妈
- ▪ 老首长玩小处雏苞
- ▪ 尚食电视剧全集免费观看19集
- ▪ 多肉POP
- ▪ 511影院韩国理论片在线观看
- ▪ 心花路放 电影
- ▪ 法国悲情城市
- ▪ 四房电影
- 9 庆余年免费全集观看
- ▪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囗交
- ▪ 奶茶小屋h夹心饼干
- ▪ 生活片在线观看
- 10 泡阴枣
- ▪ 精灵梦叶罗丽x冰莲花免费看
- ▪ 猎罪图鉴在线观看高清免费
- ▪ 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
- ▪ 暗格里的秘密在线观看
- ▪ 爱琴海论坛视频播放一在线观看
- 11 挠王者女英雄脚心文章作文
- ▪ 一个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高清频道
- ▪ 野花视频在线官网免费1
- ▪ 五月依依社区亚洲综合
- ▪ 压在稚嫩的身体上耕耘
- ▪ 在线观看鸭王
- 12 japanhd视频
- 13 熊出没之年货电影
- 14 魔道祖师第三季
曝吴亦凡方给封口费《曝吴亦凡方给封口费》由来
编辑曝吴亦凡方给封口费《曝吴亦凡方给封口费》起源